JMeter入门教程4:聚合报告详解
本文讲解"JMeter入门教程4:聚合报告详解",用于解决相关问题。
之前说过jmeter的查看结果数,这次简单聊下jmeter中最重要的listener聚合报告。
聚合报告顾名思义,就是把执行的结果聚合在一起,在jmeter中聚合的方式就是通过sampler Name。
我们就以csv格式的jtl为例(见下图),简单描述下每个字段的含义:
默认的格式是csv(逗号分隔),一共10行代表了跑了10个sample
- ts(timeStamp)是时间戳格式的,代表了当前sample的起始时间
- t(time)是ms格式,代表了当前sampler消耗的时间
- lb(label)代表请求名字
- rc(responseCode)代表请求的响应返回码
- rm(responseMessage)代表请求的响应返回信息
- tn(threadName)代表线程名,大家看有重复的1-1之类的,重复几次说明循环了几次
- dt(dateType)代表text之类的数据类型
- by(bytes)代表返回响应结果字节数
- lt(latency)代表从发送请求开始到响应结果开始返回的时间,lt<=t
当然我介绍的只是默认情况下的jtl包含字段,自定义下会有更多的明细,可以参见下面这个官方链接
http://jmeter.apache.org/usermanual/listeners.html#csvlogformat
介绍完了jtl构成,下面步入正题讲解下聚合报告:
- #Samples代表sample的数量
- Average、Median、90%Line、95%Line、99%Line、Min、Max均代表响应时间,对于90%Line我们简单说下。就拿上面那个csv截图来举例,一共10个sample,把响应时间从小到大排列,然后划一根90%的线,那就是90%Line
- Throughput(相当于QPS或者TPS),这个计算公式:#Samples/(取最大值(ts+t)-取最小值(ts))*1000
关于 "JMeter入门教程4:聚合报告详解" 就介绍到此。希望多多支持编程宝库。
本文讲解"深入浅出OOP(一): 多态和继承(早期绑定/编译时多态)",用于解决相关问题。在本系列中,我们以CodeProject上比较火的OOP系列博客为主,进行OOP深入浅出展 ...